董卓为什么要废汉少帝立陈留王

2023-02-20 12:01:51

  董卓的历史评价

  陈寿:“董卓狼暴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危险之有。”

  王灿:“以前大人见临涛,铜人铸,临涛生卓,铜人毁;世界上有杰出的混乱,杰出的混乱和杰出的毁灭,抑有以也 。”

  郑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不满。”

  盖勋:“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脚下小丑,为什么会结束?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小心!”

  荀子:“卓暴虐已经很严重了,必以乱终,无能为力。”

  荀攸:“董卓傲忍无亲,虽资强兵,实一夫耳。”

  蔡勇:“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涛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各种***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负面的人物之一。董卓于桓帝末年担任并州刺史,利用汉末战争和朝廷势力占领首都,废立劫持汉献帝,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他天生凶残,犯了许多罪行,导致全国其他分裂军阀发动董卓讨伐战。董卓本人被朝内大臣和他的下属设计杀害。李珏和郭思死后,为了控制朝政,皇帝和朝廷流离失所。各地的州牧、刺史、太守、占领属地完全脱离中央控制,开启了三国时代。

  1、董卓狼暴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来了,危在旦夕。

  2、生活是粗糙的,充满了自私的欲望和野心。从龙溪到带领北京操纵中央政权,他一直在考虑和计算如何满足自私的欲望和野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董卓不惜一切代价玩弄了权力,践踏了法律,破坏了经济,伤害了人民。他的逆行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3、虽然东汉政权的衰落和最终的倾覆是由各种复杂因素造成的,但董卓无疑加速并促进了东汉政权的衰落。

  4、董卓粗暴而有谋断,从驻扎边塞的地方官员晋升为羽林郎,累迁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