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什么意思
2025-07-24 08:10:40
丹霞地貌的含义如下:
(1)定义:丹霞地貌即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是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
(2)名称由来:1928年,我国著名地质教育家、矿床学家、地貌学家冯景兰,在丹霞山地区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红色砂砾岩层,在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下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等独特的地貌景观。他以曹丕《芙蓉池作诗》中的“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为灵感,将这种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意指其美如天上之红霞。
(3)分布地区: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丹霞地貌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
(4)地貌特点: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了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DeMao)